與民心相連——公安英模講述忠誠為民故事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a9f2c1ead989.05226797.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 題:與民心相連——公安英模講述忠誠為民故事

任沁沁、熊豐、開幕活動宋暢

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一周年之際,來自公安系統的英雄模范和立功集體代表,5月25日在京參加國新辦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講述忠誠為民的故事。

為群眾策展“量身定制”暖心驛站攤位設計

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京港澳高速竇店公安檢查站,是維護首都安全穩定的重要防線。

“10條車道,日均通行車輛2.5萬臺、6.2萬人次——2015年8月建站以來,無論風霜雨雪、春夏秋冬,我們24小時堅守在這里,當好‘螺絲釘’、站好‘釘子崗’。”竇店公安檢查站原站長張庫介紹。

張庫在記者會上。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 攝

去年5月,一名2個月大的女嬰因突發疾病,從外地乘坐救護車緊急來京就醫大型公仔。接到求助后,竇店公安檢查站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提前安排民警前置接應,在晚高FRP峰將女嬰安全護包裝盒送到醫院,順利接受了手術治廣告設計療。

溫暖的故事不勝枚舉。僅過去一年,竇店公安檢查站3展場設計3次開通綠色通道,保供1.6萬余輛應急、民生物啟動儀式資車輛快速通過;救助故障車輛、緊急就醫等200余次;累計查獲包裝盒品牌活動各類違法犯FRP罪嫌疑人630余人,查獲各種違禁品1400余件。

“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我們策展建立應急救護機制,暢通應急救援渠道,為過站群眾‘量身定制’暖心驛站,讓每位群眾聽到來自北京的第一聲問候大圖輸出,感受首都溫暖。”張庫說。

“做好平凡小事、溫暖萬千民心”

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蓮前派出所的院子里,有一座蓮花造型的雕塑,這是轄區群眾設計的。“既是蓮前警民心連心的標志,也代表了群眾對我們一身正氣、為民服務的期許。”該所所長韓江海說。

韓江海在記者會上。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 攝

處在改革開放前沿,蓮前派出所持續推動社會治理創新。推出“互聯網+”服務項目,努力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依托大數據,強化智慧警務、預防警務,通過5G執法記錄儀、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確保各類風險第一時間被靈敏感知、及時阻斷。

2022年,轄區刑事警情下降了25.6%,轄區內80%以玖陽視覺上的接觸類、侵財案件實現24小時內破獲,并追回贓物。

“派出所工作很平凡瑣碎,但一頭連著黨心、一頭連著民心。穿上這身警服,就要做好平凡小事、溫暖萬千民心。”韓江海說。

策展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

2023年,上海實現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既遂數連續4年下降。“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老百姓的‘平安指數’,值得。”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刑偵支隊九隊隊長楊文卿說。

楊文卿在記者會上。 新華廣告設計沈浸式體驗記者任沁沁 攝

近三年來,楊文卿和同事們偵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30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000余名,為群眾止損2億余元。對于正在遭受電信網絡詐騙或有潛在被騙風險的群眾,他和同事們每天通過上門見面、電話聯系、短信提醒等方式宣防勸阻,實現精準預警、有效AR擴增實境防范。

搶時間、拼速度,挖幕后、打全鏈,他們不斷摸索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規律特點,提升打擊能力水平,首創了全鏈條閉環打擊模式,偵道具製作破了全國首例直播平臺系列詐騙案,總結提煉的新型技戰法被公安部在全國推廣應用。

“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是反詐民警的最大心愿。讓我們共同努力,早日實現‘天下無詐’。”楊文卿說。

將“死亡線”變玖陽視覺成“平安道”

長期戶外執勤、風吹日曬,從警32年的湖北省廣水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武勝關中隊中隊長黃遠波皮膚黝黑。在被稱作湖北“北大門”的武勝關,他“守”了24年。

武勝關位于大別山脈和桐柏山脈交界處,地勢險要場地佈置;107國道穿越而過,坡陡彎急,一度攤位設計被過往司機稱為“鬼門關”。過沈浸式體驗去,這里VR虛擬實境曾因冬季道路結冰,車輛難以通行,堵車長達40多公里,千余名司乘人員被困6天6夜。

黃遠波在記者會上。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 包裝設計

為解決該路段的安全暢通問題,武勝關交警中隊1999年成立了。如何讓“死亡線”變為“平安道”?中隊12個人擠在一個農戶家里,白天頂著烈日疏交通、排險情;夜晚酷熱難耐,挑燈夜戰查資料、想辦法。品牌活動五個多月才回家一次。

經過不斷實踐,統籌多方資源綜合施策,他們攻克了防事故和保暢通兩大難題,創造了107國道廣水段42.3公里路段連續24年無較大交通事故、無長時間長距離交通堵塞的成績。

“作為基層交警,我們干的就是與民心相連、民生相關的工作,我和戰友們將繼續把使命扛在肩上,把平安和暢通送給經過這奇藝果影像里的每一位司乘人員。”黃遠波說。

以身為盾、展覽策劃無悔逆行

排爆現場是寂靜的,能聽到的只有沉重的呼吸聲和自己的心跳。每一次生死考驗面前,總有一種信念在賀麗遠心底升騰。“機會只有一次,從穿上防爆服的那一刻起就要義無反顧。”

賀麗遠在記者會上。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 攝

執行涉爆任務700余次,銷毀戰爭時期遺留爆炸物100余件,冒著生命危險參與拆除全國首例水銀爆炸裝置……作為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副包裝盒支隊長,在排爆一線奮戰了25年的賀麗遠做到了“零差錯、零失誤、零傷亡”。

他忘不了剛入職時參加一次排爆任務的場景,師父走在前面,叮囑道:“你看著我的腳印,我踩在哪,你就跟著踩在哪。”他深知,師父是在用生命趟出一條安全通道。

陽光下,師父的背影毅然果決、熠熠生輝,激勵著賀麗遠在無數次險境里沖鋒在前。后來,他也當了師父,成為擋在徒弟們前面的人,以身為盾、無悔逆行。

TC:08designfollow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