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米視角”里城市長如許(體驗查包養網站·平易近生一線察看)_中國網

台灣包養

“一米高度”,是孩子們視角的高度。從“一米視角”出發,建設兒童友愛城市,是幼有所育的直接體現,有利于為廣年夜兒童茁壯成長營造更好發展環境。為推動兒童友愛城市建設,各地有哪些好經驗好做法?成效若何?記者深刻浙江杭州、湖南長沙、湖北武漢等地進行了采訪。

——編  者

在醫院,童趣隨處可見——

讓孩子快樂就醫

在浙江蕭山醫院兒科病房內,3歲多的忻忻(假名)拉著媽媽的手,沿著過道漫步。不消抬頭,她就能看見墻上活潑可愛的小獅子彩繪在和她“打召喚”。

與印象中哭鬧聲不斷的醫院兒科分歧,浙江蕭山醫院的兒科病房顯得安靜而溫馨:粉色、淡黃色的墻面上,各種卡通圖案吸引著小伴侶的眼光。床和桌子邊沿也都特地做成圓角,防止磕碰。

“西瓜阿姨,我來嘍!”早上,忻忻來找莫曉藍護士打針,病房門口的牌子上,貼著一個年夜西瓜。莫曉藍說,天天她都會化身孩子們的“生果伴侶”。

“來,先做包養個美甲。小貓咪、小兔子,你挑一個。”為了緩解孩子緊張情緒,莫曉藍將卡通貼紙貼在忻忻的指甲上。忻忻打完針,又獲得鼓勵,選了一張葡萄貼紙貼在莫曉藍的任務牌上。旁邊,還有別的小伴侶貼的葡萄、橙子和小蜜蜂貼紙。

忻忻說,病房里的醫生還準備了小桌板,本身想畫畫的時候,“西瓜阿姨”會送來紙筆,而她的愿看,是本身的畫也可以貼在樓道里的兒童創意作品展現區。那里,有一幅兒童作品畫著小動物和鮮花,右下角還有一行小字:“謝謝醫生叔叔和護士阿姨治好我的病。”

在醫院年夜兒科主任王蠻蠻看來,建設兒童友愛醫院的專心不僅體現在硬件設施上,更躲在諸多服務細節里。好比,孩子基礎由家長帶來看病,早晨和節沐日時段更為集中,這個時候醫院便包養會投進更多醫護氣力。

從2022年建設兒童友愛醫院至今,王蠻蠻親歷了醫院的變化:“以前的兒科診區比較狹小,現在不僅增添了就診面積,布局也從頭調整,能夠更好呵護孩子成長的全生包養命周期。”2024年,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晉陞至93.37%。

這樣的兒童友愛醫院正越來包養網越多。自2022年進選國家首批兒童友愛城市建設名單以來,杭州已打造118家兒童友愛醫院,實現各縣(市、區)全覆蓋。

在托育班,呵護專業細心——

培養孩子習慣才能

“小伴侶們來洗手,我們吃點心啦。”隨著湖南長沙市山河帝景幼兒園托育班主任劉艷鵬的一聲呼叫招呼,兩歲多的伍易與小伙伴們雀躍著回到教室。

放低身子,眼光平視,跟著伍易一路走,能發現這家兒童友愛托育園專心不少——課桌椅更低矮,扶手更寬年夜,墻上貼著哪些孩子分別對什么食品過敏的提醒貼,衛生間還有特制的坐便器……“嬰幼兒是‘最柔軟的人群’,托育服務在疾病預防、炊事設置裝備擺設等方面不克不及完整照搬幼兒園的設置裝備擺設,必須加倍細心。”園長劉穎說。

學士街道學錦社區黨總支書記梁岳介紹,山河帝景小區有居平易近1.3萬多戶,過往缺少高質量的托育機構,許多家庭都盼望能讓3歲以下幼兒進托。居平易近有需求,幼兒園也有興趣愿。往年9月,這里開設了托育班,設有60個托位。

劉穎介紹,一個托育班至多配備兩名幼教老師、兩名保育員,老師不僅需求教師資格證,還要有育嬰師證。“辦學本錢比幼兒園高,但作為普惠服務,托育班收費卻不克不及太高。”湘江新區衛生安康委生齒監測與家庭發展處處長易新說,“為滿足居平易近對托育服務的更高請求,必須凝集各方氣力。”

據介紹,長沙市正在建設“15分鐘托育服務圈”,每個托位都有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托位總數已達4.37萬個。得益于政策支撐,山河帝景幼兒園托育班的托育費加伙食費為每月1580元,僅比幼兒園價格高200多元。

在多方考核的基礎上,山河帝景幼兒園構建起“生涯即教導”的托育理念,著力培養幼兒生涯習慣和自行處理才能。“我們總結了一批適合托育班孩子的游戲活動,好比給小椅子‘穿衣服’、夾豆子等,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良多孩子樹立起傑出的習慣,增強了語言才能。”劉艷鵬說。

在長沙,兒童友愛不止于托育。當地提出要以“六歲靈感看城市”,加速推進兒童友愛城市試點建設,今朝全市共認定62所兒童友愛學校、100家兒童友愛企事業單位,設立了77個勞動與實踐教導基地、200多個母嬰關愛室。

在社區,親身經歷多彩活動——

與小伙伴共度幸福童年

走進位于湖北武漢市洪山區張家灣街道農科院社區黨群服務中間的微型種子科普館,瓜果茄類、水生植物、糧食作物的種子被特別擺放在玻璃盒里,一按按鈕,屏幕上便會播放各類種子的科普視頻。

“在這里,我們可以學包養網習分歧種子的生長習性,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陳義甜小同學說,“我還經常約上小伙伴,到社區的‘一米菜園’里親身經歷耕耘的樂趣。”

作為建設兒童友愛城市的主要支撐,兒童友愛社區關乎孩子們踏落發門的幸福“第一個步驟”。武漢市公布的首批15個兒童友愛社區名單中,張家灣街道農科院社區即是此中之一。

“過往,小區存在衡宇老舊、途徑老化等問題,也缺少平安的兒童游樂場所。”農科院社區黨委書記、婦聯主席徐秋思介紹,社區聯合共建單位,對社區公共空間和閑置衡宇進行改革,在社區黨群服務中間增設兒童圖書室、種子博物館,在周邊開辟“一米菜園”等親子活動區,為兒童供給多樣的娛樂和學習場所。

“城里的孩子較少親近鄉野,缺少機會親身經歷糧食、蔬菜等食品是怎么來的。”家長譚丹感歎,農科院社區有豐富的農業科普資源,親子可以共學農業知識,親身經歷生涯樂趣,感觸感染家門口的家庭教導公益服務。

往年末,農科院社區2024年度兵擊運動公益課堂第二期第十次課程收官。小學員李宸峻一次不落,參加了所有的課程,在武漢科技年夜學武術協會年夜學生志愿者的指導下,已能像模像樣地耍出一套帥氣的苗刀刀法。“我不僅學到了技法,還鍛煉了身體和意志,對傳統武術文明有了更深的懂得。”李宸峻說。

今朝,武漢市已認定20個兒童友愛社區。武漢市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現,將通過項目賦能、打造樣板,指導全市各社區聚焦“小暗語”,從空間營造、服務體系、文明建設、兒童參與等多維度出發,構成一批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不斷晉陞社區兒童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