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年底能封頂,我隔三差五就過來瞅瞅,大伙兒都盼著社區綜合體早日啟用。”八旬老人汪素華說。
汪素華原來住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老馬路2號院。過去,趕上刮風下雨,或是寒冬臘月,汪素華和老街坊們找個室內活動場地都難。
今年7月出臺的《成都市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提出,重點推廣和優先建設(改造)功能復合集成的社區嵌入式服務綜合體,推動構建完善一個“一站小樹屋式”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與多個“一步式”特色服務點相結九宮格合的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體系。
老舊社區,公共空間本就有限,嵌入式服務設施建在哪?
成都時租市通過拆除、騰退老舊小區現有空間,整合社區用房、產權置換、征收改建等方式,多措并舉拓展場地空間。個人空間
老馬路2號院社區綜合體建設涉及房屋騰退的居民多達120戶。那段時間,老馬路社區黨委副書記胡海燾和同事們一邊進行專家評審、編制可行性報告,一邊想方設法做通居民工作,按時為項目建設騰出空間。
嵌入式服務設施的功能,得結合居民實際需求。“需要啥設施、想要咋設計,我們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武侯區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公建配套管理科科長雷勁說。
老馬路社區的綜合體項目,包括了文化活動中心、綜合健身館、社區養老設施等,預計明年建成。建成后,經過遴選的服務運營主體將提供普惠的社區服務,行業主管部門和社區則對服務進行監管。
不只是老馬路社區,在成都,社區改造多點開花。新都區花園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綜合體竣工,農貿市場、舞蹈教室便民中心等一應俱全;雙流區騎龍社區嵌入式服務綜合體項目綠化基本完成,正加快開展內外裝修……到2025年底,成都將建成100個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示范社區。
今年9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自然資源部三部門印發文件,支持成都等56個城市開展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近日推出的共享空間一攬子增量政策明確,要加強城市更新的重點建設,其中包括優先推進老舊居住區宜居改造。
成都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向彬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統籌用好各類資金,健全完善可持續的更新改造機制,為居民就近提供更優質的城市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