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與袁隆平院士被業界統稱為“南袁北李”。曾經在200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憑借小麥育種成就獲得當年唯一一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見證獎。
他被譽為“當代后稷”,育成小麥和長穗偃麥草遠緣雜交新品種“小偃6號”,成為我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干親本,其衍生品種50多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產小麥超過150億斤。歷經幾十年,至今仍在為農業科技發展獻計獻策,聚力攻關,助力我國糧食大幅增產。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振聲。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李振聲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突破遠緣雜交瓶頸培育“小偃6號”
1931年,李振聲出生于山東淄博的一個農民家庭。1948年,難得的機遇,加上對農業生產的熟悉和熱愛,李振聲開始了農學之路。
1956年,為響應政府發出的支援大西北建設的號召,李振聲與課題組13位同志一起,離開北京到達位于陜西關中地區楊凌鎮的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工作。
為解決當時關中小麥生產上的疑難雜癥——小麥條銹病,育成具有持久抗病性的小麥品種,李振聲提出了使用對病菌免疫的草種,與小麥進行遠緣雜交的設想。1956年至1964年,李振聲課題組用9年時間完成了小麥遠緣雜交第一階段的工作——種質創新任務。
但李振聲心里明白,品種間雜交“過關”,不等于遠緣雜交“成功”。發揮出品種間雜交不可替代的作用,才是他追尋的最終目標。
機會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1964年,氣訪談候條件特殊,在麥收前連續40天陰雨,然后天氣突然暴晴。在強烈的陽光和高溫下,試驗田種植的1000多份雜種幾乎全部“青干”了,李振聲感到很失望。
這時,在田間偶然發現一份種質,植株高、穗子小、莖稈細,但長勢良好,顏色正常無病斑。他驚喜萬分,“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長穗偃麥草的抗病抗逆特性嗎?農藝性狀不理想是可以改造的!”
于是,第二年李振聲把它與其他小麥進行了大量雜交,得到了“小偃6號”的“祖父”。1964年至1979年間,歷時15年,經歷了兩輪雜交改良后,“小偃6號”最終被選育而成。
我國著名小麥育種家莊巧生院士曾評價:“小偃6號”開創了我國小麥遠緣雜交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先例。
至今為止,在黃淮流域仍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要吃面,種小偃”,這充分表達了農民對它的贊譽和喜愛。1985年,“小偃6號”在我國10個省市推廣,年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作為陜西省小麥骨干品種長達16年之久,是當地種植時間最長的自育小麥品種,這項在小麥育種領域的開創性工作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
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育種雖然成功了,但花費了24年之久,是常規育種的3倍,別人很難重復,必須尋找捷徑。李振聲將非整倍體小麥“中國春”單體系統的經驗,運用于小麥遠緣雜交,創建了藍粒小麥和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將遠緣雜交育種過程縮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種效率。
回應“誰來養活中國”的世界之問
在從事小麥育種研究的同時,李振聲在農業宏觀研究方面也卓有成效,其研究成果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1987年6月,李振聲受命調回北京,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協助周光召院長管理生物局和農業項目管理辦公室工作。當時,正值我國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在促進我國糧食產量連續6年快速增長后,出現3年徘徊不前,而人口卻增加了4895萬人,國家正急于尋找糧食增產的突破口。
為國家糧食增產作貢獻,這成為周光召交給李振聲的首要任務。
隨后,李振聲與院內其他專家一起,在各地試驗基地實地考察,與地方政府和農民開展座談,經過3個月的仔細調查后,提出了在黃淮海地區進行中低產田治理的建議,并組織25個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員,帶隊投入冀、魯、豫、皖四省,與地方政府和科技人員合作開展了包括鹽堿地、沙荒地和澇洼地的大規模中低產田治理,工作基地分布在8個小班教學市和4個縣,約2000多萬畝土地。這份歷史上成效卓越的工作,被后人稱為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
6年后,當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9000億斤時,黃淮海地區的增產數舞蹈教室量達到了504.8億斤。“黃淮海戰役”不僅為促進我國糧食增產發揮了帶動作用,其間彰顯出的“黃淮海精神”在科學院廣為傳頌,其實質就是科技人員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協作攻關的團隊精神、深入實際的務實精神、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
在伏案埋頭為我國糧食生產努力工作的同時,李振聲還用科學的精神和分析,以權威的聲音,向世界傳遞著中國真實的糧食生產情況。
2005年4月22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和平崛起與亞洲的新角色”圓桌會議上,李振聲以“誰來養活中國?——自己養活自己”為題作報告,以我國近15年農業發展的事實回答了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提出的“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
繼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之后,李振聲即與中國科學院的農業專家籌劃組織“渤海糧倉”預研工作。2011年,他提出建設“渤海糧倉”,向鹽堿地要糧;2013年“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啟動,實現環渤海地區5年增糧200多億斤;2020年,年近90歲的李振聲又提出建設“濱海草帶”的設想,以確保我國飼料糧安全……幾十年來,李振聲一直在以拼搏創新的實際行動和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回應著“誰來養活中國”的世界之問。
堅守初心做薪火相傳領路人
日復一日,深耕麥田,李振聲取得了多項斐然成就——1985年獲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1988年獲陳嘉庚農業時租場地科學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進步獎,2005年獲首屆“中華農業英才獎”,到2006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李振聲獲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榮譽。
對于李振聲來說,雖然在農業領域已獲得多項卓著成果,成為受人景仰的業界前輩,但他卻始終樸素、謙和,保持著農民情懷。李振聲課題組的副研究員鄭琪曾說:“李先生養成了節儉的生活習慣,他總是覺得吃什么都可以,而且從不浪費。”
在李振聲家中,簡潔的客廳墻上掛著一個相框,其中寫的是他的自律格言“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正是李振聲多年來在做學問和做人上所追求的境界。
李振聲教導學生,不僅傳授前人的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尊重前輩、團結同行、提攜后者,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學術帶頭人和科技骨干。
李振聲一輩子與小麥結緣,最愛談的也是小麥。如今,李振聲已經90多歲高齡,依舊與小麥為伴。守望麥田,拯救麥田,他是帶領中華民族走出饑荒的領路人,也是帶領廣大勞動人民走向富足的民族脊梁。
曾有記者問李振聲:“75歲之后,您給自己定的任務是什么?”他說:“要繼續著力培養青年一代,促進他們的工作有更大發展。”
他講座最重視的依然是科技人才培養工作,當時他提筆寫下“老一代育種家要做好傳幫帶,中青年育種工作者要接過接力棒,推動農業科技發展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