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臨海:傳承非遺技藝,帶去九宮格共享空間富一方群眾_中國網

台灣包養

“大紅花轎八人抬,一朵芙蓉今日開。左腳踩轎生貴子,右腳踩轎財運來。起轎嘍——”話音落畢,嗩吶聲起,一支花轎隊伍熱熱鬧鬧地出發了。走在花轎旁的媒婆,穿著喜慶紅褂子,嘴角右上方點著大黑痣,高高挽起發髻,扭著并不柔軟的腰肢。這是浙江訪談省臨海市“毛家班”共富工坊花轎迎親的經典橋段,扮演主角的是38歲“毛家班”非遺技能人舞蹈教室才毛武順。

臨海市婚俗歷史悠久,青年男女辦婚事,多使用大紅花轎迎娶新娘。在“毛家班”的起源地小芝鎮龍岙村有句老話:人生人世求富貴,花花轎子坐一回。隨著現代迎親形式的逐漸興起,花轎班曾一度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我們這輩許多人沒有聽過這段歷史。”早在10年前,立志重振花轎班的毛武順回到龍岙村,注冊了“毛家班花轎”商標,本著既傳承弘揚,又不落后呆板的出發點,對迎親隊伍進行了簡化,開始重振花轎班。漸漸地,“毛家班”的名氣越來越大,各地訂單爭先恐后地涌來。

“毛家班”因此也從小鎮走向全國各地。“我們現在一般就18人,價格一場一般不超過2萬元,最多的時候1個月有10多場。”毛武順說。

如今,“毛家班”的轎夫、媒婆隊伍分享由17名平均年齡近60歲的村民組成,訂單多時,“毛家班”對外“招兵買馬”到百余人。村民農閑時分參加“毛家班”共富工坊,一年能掙近萬元。“我們在‘游山玩水’中就把錢賺了,還將龍岙村的名氣越打越響。”龍岙村村民毛來聰說。

近年來,臨海市相繼出臺引人留人三年行動計劃等措施,大力開展“府城優才”評選,一批像毛武順這樣的鄉賢技能人才陸續返鄉,為鄉村注入新活力。小芝鎮牽線搭橋,通過租用村閑置辦瑜伽場地公樓等多種方式,實現鄉賢團隊、村集體、村民三方創收,打造工坊花轎婚俗館,開展傳統文化研學活動,豐富村民業余生活。

通過這些方式,工坊年收入達150萬元,為村集體創收4萬元,為村民創收30萬元。組建“毛家班”黨員志愿服務隊,免費為100多名村民傳授非遺技能。通過培養更多農村實用人才,“毛家班”成了帶富一方的有效載體。

如今,抖音賬戶“臺州毛家班花轎”已發九宮格布短視頻作品2700余個,擁有粉絲4萬余人。工坊還開設“黨員直播間”,培育本土直播人才進行“紅色村播”,注冊“毛家班花轎”品會議室出租牌,通過統一購銷、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機制,多渠道拓展當地農特產品網絡銷售渠道。同時,打造“鄉村非遺體驗館”,印有小芝標簽的小芝木雕、鼓亭、跑馬燈、蓮花落等非遺物品得以充分展示。此外,以宋韻文化為牽引,工坊對戲劇服裝、手工花轎等進行創新,并將相關手工藝品發放給周邊村民加工,在提高村民經濟收入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參與保護和傳承非遺的熱情。

近年來,一批類似于“毛家班”一樣的當地傳統小產業也得到快速發展。小芝鎮加大技能培訓力度,以“先鋒矩陣”激發“共共享空間富活力”,黨員干部主動當起村民和企業間的“代跑員”,逐漸摸索出“找準優勢、對準龍頭、帶富群眾”的產業共富新路。如草帽產業,就將傳統技術與當地原材料、人力資源優勢結合,與新技術、新理念、新產品對接,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讓小芝草帽這個小產業釋放出了大能量,在創造2000萬元產值的同時,帶動了一大批農村婦女、老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收。(記者 唐弢)